婚姻管理师年入百万上热搜:警惕披着情感咨询外衣的“杀猪盘”
AC专栏
作者 |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简介: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,长相年轻、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。座右铭:惜时惜人。咨询小时数:3000小时,研究方向:职场心理、婚恋两性、身心疾病、朋辈心理辅导。近期关注:要事第一、正念减压、网络时代人际沟通。
编辑 |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
联系 |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@qq.com
这两天,一则2分钟不到的短视频刷屏网络,标题是“上海婚姻管理师年薪百万”。短视频介绍说,上海某机构朱姓“婚姻管理师”将经营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婚姻中,形成了一套“婚姻管理”系统,还开了婚姻咨询课程。
这套婚姻咨询的内容包括:挽救婚姻、婚外情治理、离婚疗愈、复婚重建等方面,还有一个内容连写介绍的小编都羞于提及。我也就用截图来告诉你了。
当然价格也是相当“凡尔赛”:
婚姻咨询一小时一万元,并且已经排队到2021年3月,而培训课程的话一套系列课程19800元,而要成为他这样的婚姻管理师培训课价格为49800元。
短视频介绍说,“婚姻管理师”这一“新型职业”年薪可达百万元以上。
这位朱姓“婚姻管理师”表示,自己的课程与别的恋爱培训不同,“是教人怎么踏踏实实跟人过一生”。
这则视频被不少平台转载,不少网友在下方评论道:
给女的洗脑罢了,本质还是pua,居然有人愿意花钱去上,脑子有包……
看到学员清一色全是女的,就知道很多女的肯定也没什么工作,更别提事业了。
凭自己一个人挽救婚姻,拥有这种想法的女人,基本就靠男人养吧,离了婚就没法活了……
传销不好干了,改行继续忽悠女人……
上海有钱人还真是多……
这个价格,单着不好吗?
心理系毕业的学生表示真的是智商税,讲课的人说不定连基本的心理学知识都没有学过……
在我看来,这位朱老师的格局还是太小了,他应该学学隔壁那位“活佛”,通过“施法”帮助这些“女施主”,这样早就可以完成2个小目标了。
这些年这样的“情感咨询”模式在网上如火如荼,也有不少朋友来咨询我,到底这种“情感咨询”靠谱不靠谱,和你们搞心理咨询的有什么区别?
也有不少从事“情感咨询”的人前来跟我学习心理咨询,告诉了我不少“情感咨询”行业的“内幕”。
因此,我深知网友们的清醒不代表现实,依然还有很多人蒙在鼓里。因此,我专门写这篇文章,希望能提醒身边遭遇情感危机的人,警惕这类披着“情感咨询”外衣的“杀猪盘”。
“杀猪盘”原来指的是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,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一种电信诈骗方式。
“从业者们”放长线“养猪”诈骗,养得越久,诈骗得越狠。
2019年12月16日,该词入选“2019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”。
而这类“情感咨询”则是大吃客户、受训者、员工三方的“杀猪盘”:
1、客户是怎么被吃的:
他们往往通过免费电话或网络咨询,对那些遭遇婚姻或情感危机的人提供“情感咨询”。
主要是指一方提出分手离婚、出轨、有重大冲突事件,而客户方不愿意放弃这段关系,希望通过“情感咨询”挽救关系。
他们会问客服:
这段关系还有挽救的余地吗?
对方还爱自己吗?
“情感咨询”客服当然不会知道有没有挽救的余地,更不会知道对方爱不爱客户,但是为了留住客户,他们都会说“是”,并希望他们通过情感咨询(如前面提到的一小时1万的咨询),或者参加课程(如前面提到的1万九的课程)来修复关系。
2、受训者是怎么被吃的:
且不论价格高低,几天的课程就希望能够收获满满,本来就是不切实际的。
但是为何这些受训者愿意乖乖掏钱买单呢?
一来,有很多人觉得一小时一万的咨询太贵了,自己支付不起,但是参加这种婚姻课程还是可以接受的,也可以看看别人对自己的问题有什么看法,所以这是一种“拆屋效应”应用。
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《无声的中国》的演讲中写道:“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、折中的,譬如你说,这屋子太暗,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,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。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,他们就会来调和,愿意开天窗了。”也就是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,接着提出较少的要求,实际上这才是他真正希望你做的。
二来,由于号称“婚姻管理师”有这样的收入,对于希望“一夜暴富”的人来说,是跨行转型的选择。
而且,她们会想,这些学费迟早可以从客户手上拿回来。
3、员工是怎么被吃的:
什么样的人会去做这类公司的员工?
1)自己有一定的情感问题或家庭问题,与客户群体有一定共鸣,想通过做这个工作帮助他们,实际上是帮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。
2)通过这种工作赚钱——即从客服开始,过渡到“婚姻管理师”。
这两种动机往往是兼而有之的。
由此可见,从客户、受训者、员工,实际上这盘“情感咨询”的“杀猪盘”可以形成一个闭环,环环相扣,只要你入局,就不太容易走出来。
“杀猪盘”的每一盘都给了一些“希望”和“可能”,容易中招的人,很难抵制这些诱惑。
什么样的人会选择这类“情感咨询”寻求帮助?
一般来说,对感情或婚姻已经不抱希望的人,不会寻求此类帮助,他们反而会通过专业的法律援助去解决如离婚、出轨等具体问题,主要还是涉及财产分配问题。
另外,还有一部分人,还是希望再试试,或者至少想知道这段关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,或者比较难从一段失败的关系中走出来,他们会选择相信心理咨询。
而“情感咨询”瞄准的客户群体,则是还想挽救,但是不太愿意选择心理咨询的人。
他们为何不考虑心理咨询?
首先,并不是因为心理咨询费用贵,而是心理咨询一般时间比较长。
如果以上海心理咨询一次500元的平均价格计算,那么2万元的课,可以做40次心理咨询,如果按一周一次的频率,扣除节假日等因素,相当于约一年时间,那可以做得比较深入了。
另外,心理咨询需要提前预约、固定时间前往,而情感咨询一般不用约时间,往往是24小时陪伴式的。
对这一群体来说,他们希望的是尽快解决问题,他们“没时间”等待心理咨询慢慢起效果,寻求的是“短平快”的解决方案。
其次,心理咨询往往不提供针对性建议,而情感咨询“给建议”比较多。
实际上,心理咨询都不会告诉你“值不值得挽回”而是会跟你探讨“为何要挽回”、“挽回背后的意义”等深层问题,更不会拍胸脯保证对方“还爱你”只是“你需要做XX改变”。
而情感咨询会有大量具体指导性的建议。所以在这群人看来,情感咨询更“有用”。
再次,心理咨询往往需要触碰深层情感,而情感咨询往往流于表面情感。
心理咨询侧重于挖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,是向内看自己的,而情感咨询可能会帮助对方一起骂渣男、小三,宣泄这些表层情绪。
从某种程度上,有看爽剧的快感。
而推动当事人做这一选择的深层原因是:
1、当事人无法接受现实。
他们没办法接受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,或者存在实质性问题的事实。
因此“乐于”接受那些看起来可以保证可以“复原”一段关系的说辞。
2、当事人无法承受情感冲击。
一段关系发生破裂,一定会带来较大的情感冲击。
没有人会喜欢这种负面的情绪,但是对一部分人来说,他们特别难以耐受这些情绪,因此会想方设法尽快地把这些情绪带来的痛苦遮掩掉。
因此,那些告诉他们可以短期解决问题的办法,更容易让他们情有独钟。
3、当事人无法独自作出决定,依赖心理比较突出。
这些人为何要寻求他人的建议而不是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,自己作出判断?
因为他们就不太相信自己能够独立作出决断,他们惯性依赖他人。
本质上他们就是自卑的。或许在这段感情关系中,就是处于依附者的角色,因此才比较害怕丧失掉这段关系,从而在努力“挽回”。
然而,他们的情感问题,恐怕就与这些深层原因有直接的关系。对他们来说,真正需要处理的也是这些问题,而专业的心理咨询正是透过表象去帮助他们面对现实、面对情感冲击、养成独立判断的能力等,从而根本性地解决他们的问题。
可悲的是,由于上述的“无法”,导致他们更愿意依靠看起来可以回避这些“无法”的“情感咨询”,而真正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,而且会因为对“情感咨询”也养成依赖而更加严重。
最好的结果可能是他们的婚姻或关系短期继续存在,然而,不知何时,可能会再次爆发问题,甚至是更大的问题,到时候再继续寻求“情感咨询”的帮助,如此循环往复……
如果“情感咨询”这条路可以帮助到这些人,解决一些表层问题,也不是不可以。
但是问题是,所谓的“婚姻管理师”或者“情感咨询”,他们掌握了哪些理论,这些理论又有什么依据?
又有什么职业操守,作为保护当事人的基本底线?
我们不得而知。
事实上,有许多从事“情感咨询”工作的人,并不具备任何与婚恋有关的专业学科背景,她们往往是凭借自己的婚姻和两性过往经验在指点他人的感情,有极大的个人主观性。
如视频中,这位“婚姻管理师”便告诉学员:
自己对离婚提出了5个条件,只要有人来问是否要离婚,他套用这5个条件,让她们判断,符合条件,就让她去离婚。
我认为,或许这个判断对他自己是管用的,但是这是否具有普适性?
当然,也有一些“婚姻管理师”表示,自己也有国内的心理咨询师证、家庭治疗方面的培训经验,以此来证明自己的“专业”。
然而,我必须指出:
1、一个人学过什么和他是否专业,是两码事。
且不说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,要知道,一个人的专业性离不开他的职业伦理,这是决定一个职业内部能否达成基本共识的关键。
如心理咨询行业内部,可以达成共识的职业伦理有:
1)善行:心理师的工作目的是使寻求专业服务者从其提供的专业服务中获益,心理师应保障寻求专业服务者的权利,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并避免伤害。
2)责任:心理师在工作中应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,认清自己专业的、伦理的及法律的责任,维护专业信誉,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。
3)诚信:心理师在工作中应做到诚实守信,在临床实践、研究及发表、教学工作及宣传推广中保持真实性。
4)公正:心理师应公平、公正地对待自己的专业工作及相关人员,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自己潜在的偏见、能力局限、技术限制等导致的不适当行为。
5)尊重:心理师应尊重每位寻求专业服务者,尊重个人的隐私权、保密性和自我决定的权利。
如果说这些人真的有心理咨询师证书,真的按照心理咨询师专业标准在行事,他们就不太会从事情感咨询的工作了。
因为“情感咨询”恰恰违背了上述伦理,比如他们就不会尊重他人的自我决定权,他们的立场已经很明显,就是让当事人“踏踏实实跟人过一生”,这其实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灌输给他人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有不少情感咨询师大概是为了提升自己的“专业性”,往往是打着兼具心理咨询师专业背景的旗号进行服务的。
然而,正因为他们号称是情感咨询,所以他们并不需要遵守心理咨询的专业伦理,所以即便违反这些专业伦理,也拿他们没有什么办法。
那么,“情感咨询”有他们自己的职业伦理吗?
抱歉,除了想尽办法赚钱,我没有看到。
因此,对接受帮助的人来说,选择没有专业伦理作为底线的“情感咨询”,其实是非常危险的。
2、目前很多心理咨询师持证者本身就很“水”。
在2017年之前,国家人保部还组织心理咨询师的二三级考试,此后取消,停滞至今已经快4年了。
在这一阶段,有一些社会企业也开发了一些心理咨询师的培训,但是这些培训往往通过率比较高。其效力如何,可以自辨。
而且即便是2017年前拿到证书的,如果不进行扎实的继续教育、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,其实也是很难发挥助人效果。
要知道,一个能够处理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师,从受训到出师估计都要4-5年时间了,期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,是不可能速成的。
因此,那些人因为“婚姻管理师年入百万”而考虑去报名参加几万块、几天就可以搞定的课程,显然不是这种愿意循规蹈矩接受专业历练的人。
“婚姻管理师”培训从这个角度看,恰恰就是为他们专门定制的,与其说是在上课,不如说在满足他们想短期内出成果的心理需求。
当然,其培训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不得不看到的是,像这样的“情感咨询”市场很大,而且确实很红。
我认为,除了这些“婚姻管理师”、“情感咨询师”之外,背后的推波助澜者也需要承担比较大的责任。
比如这种介绍“婚姻管理师”的短视频,为何而制作,为何如此密集地推上热搜,意欲何为?
虽然网民比较理智,但是显然也会有人“病急乱投医”,去选择找“婚姻管理师”或者冲着“年入百万”来从事这个行业。
这样的“广告”,真的没问题吗?
再比如,这位“婚姻管理师”的广告,曾经遍布上海的出租车窗上。
甚至有一段时间,还打着他曾就读的某名校旗号,以“xx大学硕士”名义发布的。
这样的做法,真的没问题吗?
再比如,他还专门就此出书,这可不是什么自己编印的非公开出版物哦,就是公开出版物。
这样的做法,真的没问题吗?
在中国,大多数的民众比较相信权威。而判断权威的依据也比较朴素,这种能出书,出租车和媒体都背过书的,自然比较容易被这一部分民众所信任。
当然,也不止他们这一家“情感咨询”做这样的营销,如果继续纵容这样的营销铺天盖地,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。
可以理解部分企业有广告收入的需要,但是无论如何,这样的“bad money”真的不应该赚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更多人面对感情困扰的时候,有更加清醒的选择,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关注一下这个混乱的“情感咨询”市场,别再让他们对当事人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和财务损失。
END
您还想看到“婚恋两性”、“社会热点”什么方面内容?或者,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、主题的文章?
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解救“现实版樊胜美”的钥匙,在反对郑爽和张碧晨的人手上
66个抑郁症康复者告诉你:抑郁是怎样的体验,怎样才能好起来
人生苦短,别浪费时间和吝啬的男人约会。
这个社会应该多宣传毛晓彤这样的女生
写给杨颖黄晓明:不必跟“插足”传闻较劲,他们并不是冲你来的
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
用生命影响生命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
中国性学会线上认证学分课:荷兰专家教你做好性教育
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”|一杯咖啡重启系列·危机干预公益培训报名
关注本公众号,回复【会员】,加入一杯咖啡会员社群
点击阅读原文,可了解:一杯咖啡会员5大社群